中國傳統節日,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承載著神話、傳說、天文、地理、術數、歷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的內容。傳統節日的形成,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淀凝聚的過程,記錄著中華民族先民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,有著深邃豐厚的歷史文化內涵。中國的傳統節日主要有:春節、元宵節、龍抬頭、社日節、上巳節、寒食節、清明節、端午節、七夕節、中元節、中秋節、重陽節、下元節、臘八節、冬至節、除夕等。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,是一個有五十六個民族的大家庭,如果加上各民族的特色傳統節日,那可真是百花齊放,萬紫千紅的節日大博覽。在中國古代,許多節日習俗的雛形已在上古時代顯現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些風俗內容逐漸豐富并廣為流傳。
據文獻記載,傳統節日至少可以追溯到《夏小正》、《尚書》。到戰國時期,一年中劃分成二十四個節氣,后來的傳統節日,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。
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:一是天地信仰,二是祖先信仰,并由此產生了各種崇拜祭祀活動。在古代農耕社會,人們在安居樂業之余擇日拜神祭祖便有了各種定期節日,形成一些約定俗成的慶祝方式,即所謂“節慶民俗”。先秦時期,由于南北風俗各異,尚未融合普及,很多古已有之的節俗活動在中原文獻中很少記載。漢代,南北的經濟文化交流,促進了風俗習慣的互相融合,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普及到全國各地。唐代,節日從原始的嚴肅祭拜轉變為娛樂和禮儀,節日變得多姿多彩,持續發展至今,歷久彌新。唐代是傳統節日習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時期,其核心內容得以傳承。在歷史演變中,由于朝代更迭、歷法變動,有些節日在日期上古今不同。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,一到過節,舉國同慶,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,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。
歷代的文人雅士、詩人墨客,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許多多千古名篇,這些詩文膾炙人口,被廣為傳頌,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,精彩浪漫。
時間:狹義農歷正月初一,一年中的開始之日。廣義農歷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。簡介:春節,俗稱“過年”,是中國民間最隆重、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。春節的歷史很悠久,它起源于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。按照中國農歷,正月初一,古稱元日、元辰、元正、元朔、元旦等,俗稱年初一。到了民國時期,改用公歷,公歷的一月一日稱為元旦,把農歷的一月一日叫春節。實際上古代的“春節”,是指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“立春”。
春節主要有守歲、放鞭炮、貼春聯、拜年、吃餃子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。
簡介: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,也是一元復始,大地回春的夜晚,人們對此加以慶祝,也是慶賀新春的延續。其夜稱“元夜”、“元夕”或“元宵”。而元宵這一名稱一直沿用至今。
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、吃湯圓、猜燈謎、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。此外,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、耍獅子、踩高蹺、劃旱船、扭秧歌、打太平鼓等民俗表演。
簡介:龍抬頭節,亦稱春耕節、農事節、青龍節、春龍節等。該節日源于對東方蒼龍七宿星象的崇拜,這些星象屬于二十八宿中的“龍”,每年春季的第一個月(卯月)一開始,東方地平線上便會升起“龍角星”,因此得名“龍抬頭”。農耕文化中的“龍抬頭”象征著陽氣的生發、雨水的增多以及萬物的復蘇,標志著春耕的開始。自古以來,人們在龍抬頭節祈求風調雨順、驅邪避災、吉祥如意。龍抬頭節的歷史悠久,但將其與節俗聯系起來的文獻記載始于元代。
簡介:寒食節的起源并非為了紀念介子推,而是沿襲了上古的改火舊習,即《周禮》所謂“仲春以木鐸修火禁于國中”。改火,源于古人的鉆木取火和換取新火的制度。古人認為,每年不能用同一個火種,火用久了就要熄滅,需要重新取火。在換火儀式中,新火與舊火不能相見,要先熄滅舊火,再迎接新火。寒食節期間的習俗,主要有禁火、冷食。
時間:干支歷節氣清明當日,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。在公歷4月5日前后。
簡介:清明節又稱踏青節、行清節、三月節、祭祖節等。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,既是自然節氣點,也是傳統節日。清明節禮俗主題一是禮敬祖先;二是踏青郊游。在祖先祭祀儀式中緬懷祖先慎終追遠,在踏青郊游中享受春天樂趣。
簡介:“端午”本名“端五”,端是初的意思。因為人們認為“五月”是惡月,“初五”是惡日,因而避諱“五”,改為“端午”。端午節早在西周初期即有記載,并非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節日,但是端午節之后的一些習俗受到屈原的影響。
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扒龍舟、祭龍、掛艾草、浸龍舟水、洗草藥水、拴五色彩線等,節慶食品主要有粽子、五黃等。
簡介:在七夕夜晚,年輕的姑娘、婦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,對著皎皎明月,朝天祭拜;虔誠地乞求織女神賦予她們聰慧的巧手,祈求自己能夠得到美滿愛情的姻緣巧配。七夕被賦予了“牛郎織女”的美麗愛情傳說,使其成為了象征愛情的節日,在當代更是產生了“中國情人節”的文化含義。
七夕的習俗主要有拜七姐、祈福許愿、乞求巧藝、坐看牽??椗?、祈禱姻緣、儲七夕水等。
簡介: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。起源于上古時代,定型于唐朝初年,盛行于宋朝。至明清時,中秋已與年節齊名,成為中國民間的主要節日之一。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,為寄托思念故鄉,思念親人之情,祈盼豐收、幸福,成為豐富多彩、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。“中秋”一詞最早出現在漢代的文獻,成書于兩漢之間的《周禮》中記載有“中秋夜迎寒”、“中秋獻良裘”、“秋分夕月(拜月)”。到了唐代時,將中秋與嫦娥奔月、吳剛伐桂、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結合起來。北宋時期,定陰歷“八月十五”為中秋節,并出現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”的節令食品記載。明清兩朝的賞月活動,盛行不衰。
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、賞月、吃月餅、玩花燈、賞桂花、飲桂花酒等民俗,流傳經久不息。
簡介:《易經》中把“九”定為陽數,“九九”兩陽數相重,故曰“重陽”;因日與月皆逢九,故又稱為“重九”。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,到了唐代,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,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。重陽又稱“踏秋”與三月三日“踏春”皆是家族傾室而出,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“避災”,插茱萸、賞菊花。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郁,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。1989年,中國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,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,成為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。
重陽節有登高祈福、秋游賞菊、佩插茱萸、拜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。
時間: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。公歷12月21日或22日左右。簡介:冬至,這一天標志著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、黑夜時間最長,太陽光直射南回歸線。自冬至起,太陽直射點往北回返,北半球各地太陽高度逐漸升高,白晝逐日增長。冬至在中國古代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,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說法,象征著陽氣的回升和節氣循環的開始。冬至標示著太陽新生、太陽往返運動進入新的循環。所以古人也把冬至看作“大吉之日”。在中國南方地區,有冬至祭祖、宴飲的習俗。在中國北方地區,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。簡介:農歷臘月的最后一天叫除夕?!俺?,本義是“去”,引申為“易”;“夕”字的本義原是“日暮”,引申為“夜晚”。故而除夕之夜,便含有“舊歲到此而除,明日另換新歲”的意思,即“除舊布新”。除夕,最早源于先秦時期的“逐除”。據《呂氏春秋·季冬記》記載: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,以擊鼓的方式來驅除“疫癘之鬼”,來年才會無病無災。除夕,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,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,漂泊再遠的游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,在爆竹聲中辭舊歲,煙花滿天迎新春?!澳辍钡淖詈笠惶?,稱為“歲除”,那天晚上叫“除夕”。它與新年首尾相連,謂之“歲窮月盡、挨年近晚”,是新一年的前夕,是除舊迎新的重要時間交界點。除夕主要習俗有貼年紅、年夜飯、壓歲錢、辭歲、守歲等習俗。